北京大学图书馆
来源:四川大专网时间:2015-03-20 22:01 0次
摘要: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传播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建成独立现代馆舍的发展时期、艰苦卓绝的西南联大时期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传播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建成独立现代馆舍的发展时期、艰苦卓绝的西南联大时期、面向现代化的开放时期。如今,她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
本馆概述
一百多年来,经过几代北大图书馆人的辛勤努力,北京大学图书馆形成了宏大丰富、学科齐全、珍品荟萃的馆藏体系。到2005年为止,拥有藏书600余万册。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此外,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近年来大量引进的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学位论文在内已达到数十万种,深受读者欢迎。
群星璀璨
北京大学图书馆不仅馆藏丰富,而且群星璀璨。毛泽东、李大钊、章士钊、顾颉刚、袁同礼、 向达等名人学者曾在图书馆工作,蔡元培、蒋梦麟、胡适等校长留下了关心图书馆发展的佳话。他们都为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题名
多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图书馆题写馆名“北京大学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为北京大学图书馆题词“百年书城”。 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改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拥有馆舍面积10200平方米,阅览座位1000余个;现有藏书34万余册,以生物学、医学、卫生学和医药类为主;中外文期刊4000种。
馆舍变迁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舍历经变迁,目前的馆舍由1975年建成的西楼和1998年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东楼组成。2005年西楼改造工程完成,馆舍面貌焕然一新,至此总面积已近53000平米,阅览座位4000余个。馆舍水平的提升为图书馆面向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于96年7月动工,98年5月北大百年校庆期间竣工,成为庆典工程,98年12月中旬正式开放使用。北大图书馆新馆坐落于未名湖南岸、旧图书馆东侧,与旧馆、大草坪相连,新馆由主楼、南配楼、北配楼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提供2000个座位,可藏书300万册。整座图书馆采用民族化建筑设计风格,内部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光盘数据存储与检索服务系统、数字通信和音像设备、自动化安全监控等当今国际上先进技术设计和系统。
新图书馆落成后,北京大学图书馆新旧馆相连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可容纳藏书650万册,提供阅览座位4000多个,全馆设有采访部、编目部、期刊部、流通阅览部、信息谘询部、自动化部、自动化研究开发部、古籍特藏部、视听资料室、文献服务部、总务科、保安部、馆长办公室及行政部门等。
办馆宗旨
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把“以研究为基础,以服务为主导”作为办馆宗旨,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资源查询、信息与课题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用户培训、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点播等服务,成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中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研究建设
北京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于2000年成立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开展了有关数字图书馆模式、标准规范(元数据、数字加工标准等)、关键技术、互操作层与互操作标准等的研究,并开始进行小规模应用实践,为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点击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
文章标题:北京大学图书馆
本文地址:/tushuguan/17538.html + 复制链接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