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四川大专网_最权威的四川专科学校排名(高职高专)信息!
  • 今天是:

朱世宏:为促进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人民网专

来源:大专网时间:2015-09-09 10:46 72次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5年起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2015年起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四川的进展如何?采取了哪些实施途径及保障措施,使创新创业成为管理者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

近日,人民网记者就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专访了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
人民网:朱厅长您好,感谢您接受人民网的专访。我们知道,2015年起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要认真抓好六项重点任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四川的推进情况怎样?

朱世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四川教育战线站在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高度,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效应。

一是完善高校工作机制,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保障。各高校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普遍建立了“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牵头部门统筹、职能部门配合、院系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了创新创业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以调动和发挥高校工作积极性;成立四川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促进校际协作、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积极筹建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监督、管理与评价。切实加大对创新创业人、财、物投入力度。要求高校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园、孵化园、创业园优质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必要场地和条件。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突破口,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建立健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机制。开发开设研究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推动高校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瞄准社会发展需要,修订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引导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2012年以来,我厅联合经信委、卫生厅、农业厅、林业厅、省委宣传部以及政法部门,立项建设了省级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卓越农林人才等项目235个,覆盖全省40余所本科院校。

三是强化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平台、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和项目孵化,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的孵化培育体系。截至2014年底,我省高校已建设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0个,立项建设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72个。
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断扩大学生覆盖面和受益面。三年来,我省累计资助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37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4084项,带动省内高校立项校级
项目13000余项,直接受益学生5万余人,参与面大、覆盖面广,涌现出了许多创新创业先进典型。今年上半年已获得省上创业补贴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实体达1128个。

四是开展学科竞赛和创业大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坚持学校基础、学生主体、专家主导、社会参与的指导思想,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2011年-2014年,我省组织高校开展各类省级大学生竞赛项目69个,激发了大学生创新、实践热情,为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平台,推动了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了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了教学成果和竞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人民网: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年,四川省全面启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这方面,四川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朱世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教育厅牵头会商省直有关部门,研究草拟并报省政府办公厅于6月下旬审定下发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64号),明确了工作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途径、保障措施等,工作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建立四川省普通高校专业设置公共服务平台与专业管理状态数据平台,完善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健全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制度。支持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在现有系列“卓越计划”基础上,到2020年,省级“卓越计划”试点项目达到500个。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引导高校按照“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新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支持高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性创新创业公共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开设具有行业特点、与创新创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着重提升学生创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开设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进程,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引进和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线课程;立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需要,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特色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

三、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高校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共建共享。到2020年,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0个,力争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建立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成全省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国家、省、校三级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体系,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到2020年,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3000个、省级项目10000个、校级项目30000个,覆盖学生不低于15万人。

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全面开放。推动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资源向全体在校生开放;推动高校“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孵化体系向全体在校生开放。鼓励高校吸引优秀在校生进入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智库等重点科研平台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活动,支持在校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高校科技成果发布制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排序公布制度”、“高校科研评价改革试点体系”,加快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带领学生创业。

五、督促高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要求各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场地、有基地”,并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和足够数量的专兼职指导教师。截至6月底,全省109所普通高校,已有45所高校正式挂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在2017年底前,确保全省高校都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六、提升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业务能力。为加强我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指导服务质量和水平,举办了4期“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提升培训班”,培训一线教师300多名。开展了“导航名师”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教学大赛,共组织200余名指导老师参赛。

七、科学研判以切实提高指导实效。一是分管厅领导带队深入10余所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情况相对滞后的高校进行实地调研,共同研究制定对策和措施。二是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研究指导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三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实时监测。每10天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集中统计一次,作为反馈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和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

人民网:从政策层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四川省教育厅对此有哪些调整?

朱世宏:一是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积极推动各高校深入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促进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单一考核方式向多种考核方式的转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考核结果与学生能力相匹配。

二是改革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各高校大力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合理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制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学生个人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情况。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学生。
展开全文

文章标题:朱世宏:为促进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人民网专

本文地址:/gaoxiaozixun/25136.html + 复制链接

相关文章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提升城市文化品味10-28
东兴区三大机制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稳定07-27
内江市东兴区“五个提升”促进教育内涵发展06-16
四川理工学院举行“两学一做”工作促进会06-12
山东2016年夏季高考结束 录取率较去年将提高06-09
多头并进,务求实效——西南医科大学“双创”侧记06-08
朱世宏厅长到乐山职院做开学工作检查03-17
红十字会雅职院分队开展社会服务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09-18
感悟实践精神,促进两地联系——山东理工大学与傅山村09-15
西南交通大学发布国内首个《中国大众创业指数(MEI)》09-15
快速报名登记